×

我国高端石化材料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及市场研究(第三部分氢能)

3. 氢能产业链

3.1 氢能产业链整体情况

氢能是一种清洁的二次能源,是我国能源转型的重要载体,已正式纳入我国能源战略体系。氢能产业链主要分为上游制氢、中游储运分销和下游应用三大环节。每个环节涉及工艺路线繁多,大量技术仍处于商业化初期阶段。

 

3.2 氢能产业链主要石化材料应用及市场情况

2022年,我国氢能产业链整体材料需求量约6 741吨;其中氢储运环节所需的石化材料最多,约占材料需求总量的99%。氢能产业链中的关键石化材料主要包括质子交换膜和碳纤维。

 

3.2.1 生产环节石化材料

目前,我国约80%以上的氢气由各类化石原料制得,电解水制氢不足1%,其余均来自工业副产氢气;远期,化石原料制氢仍将存在,并将与CCUS等结合成为蓝氢主要来源,同时电解水制氢份额将大幅提升;而传统工业副产氢份额将略有下降。


电解水制氢主要有碱性电解(AWE)、质子交换膜(PEM)电解、固体氧化物(SOEC)电解三种技术路线。此外阴离子交换膜(AEM)技术凭借低成本和简单、高效,成为新兴研发技术之一。近年来,全球新增电解槽装机以PEM电解槽装机为主。


PEM水电解电池的主要组件是膜电极(MEA)、集电器(气体扩散层)和隔板。最常用的膜是全氟磺酸聚合物膜,密封垫一般以EPDM为主体,采用氟树脂复合等方式作为外壳,且需用特殊胶黏剂粘结密封垫。2022年,我国电解槽质子交换膜需求量约为0.3吨,EPDM密封垫需求量约0.2吨;预计2030年两者将分别增至106吨和47吨。


除用于工业产氢分离外,大量氢气/天然气混输管道终端需要进行氢气分离才可以使用。除无机膜材料外,目前工业应用的氢气分离膜基础材料主要为聚酰胺、聚酰亚胺以及聚砜膜,多数需要二次改性或者涂覆。全球氢气分离技术供应商主要有三家,包括空气产品、液态空气和宇部化学,其多数产品据称寿命可以长达10年以上。2022年,我国氢气分离环节膜材料需求10吨,其中PSF膜3吨、PI膜6吨、PA膜约1吨。预计2030年,氢气分离环节膜材料需求将增至15吨。

 

3.2.2 储运环节石化材料

目前,氢能最主要的存储方式包括高压气态储氢、低温液态储氢和固态储氢,其中应用广泛、技术最为成熟的存储方式是高压气态储氢,因此轻质、耐高压的储氢罐是关键。车载储氢瓶的市场需求受应用车型、储氢瓶容积、储氢瓶压力、单套系统瓶数等因素影响。2022年,我国储氢瓶需求量约7.4万个,以35MPa/140L为主,未来,国内储氢瓶有向大容积、多瓶组和高压转变的趋势。


目前,我国储氢瓶高端材料需求规模不及万吨,其中70%的碳纤维依赖进口,主要来自日本东丽、日本东邦、韩国SK等企业;国内碳纤维厂家T700型号产品性能较为稳定,已逐步在国内储氢瓶上使用。据测算,2022年,我国车载储氢瓶材料需求约6716吨,预计2030年将增长至78 883吨。


目前,国内加氢站加氢机多为35MPa,70MPa产品核心部件多来自进口,加氢枪及管路也基本为进口产品。加氢机使用的石化材料除少量密封件外(多为FKM),主要用于加氢管路。其中,加氢枪管路一般由6~8层构成,内层多为POM材料,也可以使用EVOH、PEN、PA6、PA66等材料,外层多为PA材料,也可以使用马来酸改性PP和PE、PPS、PA6T等材料。

截止2022年底,我国建成运营加氢站358座,按照规划到2025年将形成1000座左右的规模,2030年将达5000座;2022年,我国加氢枪管用非金属材料约0.4吨,预计2030年将增至3吨。

 

3.2.3 氢燃料电池石化材料

氢燃料电池一般分为六大类,以PEMFC为绝对主流,约占出货量的80%以上,SOFC和PAFC各约占10%左右。燃料电池主要用于车载、固定电站以及便携电源等应用场景,其中车载需求约占PEMFC总需求量的80%左右。


氢燃料电池工作原理是氢气通过燃料电池的负极当中的催化剂(铂)分解成电子和氢离子(质子)。其中,质子通过质子交换膜(ProtonExchangeMembrane)到达正极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并放热,电子则从负极通过外电路流向正极产生电流。膜电极组件(MEA)是氢燃料电池电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碳纸、催化层和质子交换膜构成。


碳纸是一种在高温下经热处理的多孔碳纤维和碳的复合材料,一般以短切纤维为主。目前,国内无法生产碳纤维含量60%以上的碳纸。按市场主流厚度及碳纸密度测算,2022年我国MEA碳纸用材约6吨,预计2030年将增长至89吨。


全氟磺酸膜(PFSA)是最常用的商业化质子交换膜。车载氢燃料电池所用质子交换膜目前主要是来自Gore公司的Gore-Select系列膜,厚度在5~12μm。质子交换膜出厂时是一种三层结构,即上保护膜、下保护膜和中间的质子交换膜。上下两层保护膜均为特殊处理过的低灰分一次性聚酯保护膜,两层保护膜在使用时需要剥离按照目前市场主流厚度计算。2022年我国质子交换膜和保护膜材料需求量分别约为4吨和26吨,预计2030年将分别增至59吨和414吨。

 

4. 结论

2030年,我国以风、光、氢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将以年均20%左右的速度增长,对高端石化材料的需求规模将从2022年的230余万吨增长至450余万吨。光伏行业是最大的消费领域,约占材料总需求的八成以上;分产品看,EVA胶膜和PET背板膜需求量最大,其次是PVF膜、POE膜、EMC和环氧树脂。整体来看,目前我国新能源高端石化材料自给率60%~70%,仍有较大的国产替代空间。石化企业应加大相关材料研发,特别是需求潜力大、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材料,为我国能源向多元化、清洁化、绿色化发展积蓄力量。

 氢能.png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