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蜡量对凝析气藏地层流体相态特征影响研究(第二部分)
2.2 不同含蜡量地层流体的露点压力特征
大北1101 井地层温度为116.78℃,地层压力为90.207 MPa。采用逐级降压逼近法,利用HPVT−150型高压全温段PVT 仪测试不同含蜡量地层流体样品的在地层温度下的露点压力,结果如图1 所示。
图2 为不同含蜡量地层流体样品的相图。由图1和图2可知,含蜡量分别为7.04%,12.08%,17.79% 和27.77% 的地层流体在地层温度下的露点压力分别为52.21,53.06,55.17 和57.50 MPa,含蜡量越高,露点压力越高,露点线右移,这是由于地层流体含蜡量越高,其中所含重组分越多,压力降低重组分优先析出,重组分具有更高的露点压力,导致地层流体露点压力升高,使地层流体在更高的压力下发生相变,这预示在井筒中随着温度压力降低,凝析油中的重组分优先析出,析蜡点升高,导致井筒结蜡位置加深,这一认识为现场PVT 取样深度和清蜡深度设计提供了依据。采用线性回归方法拟合图1中露点压力(pd)与含蜡量(ωw)的关系,结果为:
由式(1)可知,含蜡量每升高1%,露点压力约升高0.264 2 MPa,可利用式(1)预测不同含蜡量地层流体在地层温度下的露点压力。
2.3 不同含蜡量地层流体的恒质膨胀特征
利用HPVT−150 型高压全温段PVT 仪进行不同含蜡量地层流体样品地层温度下的恒质膨胀试验(CCE 试验),结果如图3-图6 所示。从图3 可以看出:在压力低于30 MPa 时,随着压力升高,不同含蜡量地层流体的相对体积快速降低;在压力高于30 MPa 时,随着压力升高,不同含蜡量地层流体相对体积的下降趋势逐渐放缓。从图4 可以看出,随着压力升高,不同含蜡量地层流体的偏差系数升高,偏差系数与压力呈现线性关系。从图5 可以看出,随着压力升高,不同含蜡量地层流体的体积系数降低。从图4 和图5 还可以看出,不同含蜡量地层流体的相对体积、偏差系数以及体积系数相近,这是由于地层流体中的蜡主要是C11 以上重组分的一部分,其在地层流体中的占比极低,因此含蜡量对地层流体相对体积、偏差系数以及体积系数的影响很小,试验结果进一步证明了不同含蜡量地层流体的膨胀能力接近。从图6 可以看出,高含蜡量地层流体反凝析液的饱和度更高,这是由于地层流体中的含蜡量越高,所含的重组分越多,同时由于重组分具有更高的露点压力,随着压力降低更容易从凝析气中析出,使反凝析液饱和度升高。这预示在井筒中随着温度压力降低,凝析油中的重组分优先析出,析蜡点升高,凝析液含量增加,地层流体中的蜡优先在井筒更深位置析出,在建立结蜡预测模型中应该考虑这一因素的影响。
2.4 定容衰竭特征
利用HPVT−150 型高压全温段PVT 仪进行不同含蜡量地层流体样品地层温度下的定容衰竭试验(CVD 试验),结果如图7-图9所示。从图7可以看出,凝析气藏地层流体中的含蜡量越高,反凝析液的饱和度越高,凝析气藏储层中反凝析液的饱和度总体小于1.29%,定容衰竭与恒质膨胀试验均得到了相似的结果,这证明了试验的准确性。从图8可以看出,含蜡量对采出地层流体中平衡气相偏差系数的影响较小,这是由于地层流体中的平衡气主要由C6 以下的轻组分组成,因此含蜡量对其偏差系数的影响较小。从图9 可以看出,在废弃压力(10 MPa)下,凝析油的采出程度随含蜡量升高而降低,其主要原因是高含蜡量凝析气中的重组分更多地反凝析出来,加剧了地层反凝析油的损失,导致凝析油采出程度降低。
3. 结论
1)用大北凝析气田1101 井地面凝析油与分离器分离的气体,开展了含蜡量对相态特征影响的试验研究。通过闪蒸试验发现,含蜡量越高,闪蒸油组分中C11 以上重组分含量越高,闪蒸气组分变化较小,同时地层流体组分中重组分含量越高,导致闪蒸得到凝析油的密度越高。
2)分析不同含蜡量地层流体的露点压力发现,露点压力与含蜡量呈线性关系,含蜡量升高1%,对应露点压力升高0.264 2 MPa,其原因是高含蜡量地层流体的重组分多,而重组分优先析出导致露点压力升高。
3)含蜡量对地层流体膨胀能力的影响较小,含蜡量升高,地层流体重组分占比增大,反凝析作用增强,导致凝析油采出程度降低,这是由于高含蜡地层流体中重组分的反凝析作用使地层反凝析油的损失增大。
4)凝析气井生产过程中,随着井筒温度压力从井底至井口降低,高含蜡流体中的重组分优先析出,这预示着井筒结蜡位置随地层流体含蜡量升高而加深,并且地层流体中的蜡优先在井筒更深位置析出,导致结蜡位置至井口井筒流体中的蜡含量降低。可以通过含蜡量对地层流体露点压力和反凝析液饱和度的影响规律确定井下取样深度、清蜡深度以及完善结蜡预测模型。